close


從小,對港式茶樓即有一種近乎執著的癡迷。


 


 


那一年,很小的年紀,高中肄業的大姊北上工作,爸爸不放心,


親自帶著我,將大姊送到她工作的美髮院,一條名為歸綏街的地方。


我看著門牌號碼,牢牢將這個不會念的字記住,回家查字典,


就為了給大姐寫家信。


隨後,離開大姊上班的地方,爸爸帶著我到一家茶樓去跟朋友碰面,


席間,爸爸跟友人使用廣東話交談,一句話也聽不懂的我,


深刻的記憶住了港式茶樓裡的人聲鼎沸,來來往往不斷走動的餐車,


形成一種錯綜複雜的情緒的記憶密碼。



↑走往餐廳沿路,ARMANI店面櫥窗非常具有中國風味。



↑老爺爺餐廳的壁飾很特別,拍照反光,卻只見得對街景色。


 


一進餐廳大門,前方一排座椅,專給等候座位的人坐,可見生意之好。


原以為餐廳夠大,終於可以坐在外廳叫住走動餐車點餐,


想在自己的家鄉,過一過小時候跟爸爸一起,沒能自由點餐點的癮頭。


想不到這一次的客人真的太多了,考慮大家聚餐講話方便,


最終仍是進了包廂用餐。



我跟姑姑站在餐廳水族箱旁邊觀魚,姑姑笑著說:


「哎呀,這是什麼魚啊?者磨醬子滴醜啊!」


聽著姑姑的港式國語,我兩相視哈哈大笑,用閃光燈給牠拍照,


同旁邊花色的龍蝦一樣:不動如山!真是淡定的太可愛了。



餐廳裡的大圓桌,我們十來個人團團坐成一個圓,


蓉蓉逛街意猶未盡,看見許多喜歡的小瓷器,跟阿顥逛街未歸,


又到處幫我尋找原以為到處買的到的明信片,忘了是星期假日。


而明信片得在風景區如丹霞山才買的到!我真是一點概念也無。


太對不起蓉蓉跟阿顥兩人~結果,事後看見蓉蓉的照片,


她還真的非常享受到處遊走的樂趣!



↑純潔白皙的餐盤上有近似顏色的釉彩,側著拍照始能得見花紋。


我喜歡白色瓷器。固然清洗麻煩,相對的,餐具髒了馬上一清二楚,


寧要這樣的髒污立現,不要髒了也看不出來的吃進肚子裡。



↑來港式茶樓,第一件事必先奉茶。


茶好喝,忘了問什麼茶。在台灣,我只會點普洱茶。



↑各盤菜餚由專人送上桌。



↑蝦餃看起來像水晶餃,無啥稀奇。



↑一咬,鮮蝦盡藏餃中,好鮮甜啊!



↑一樣是蝦子,蒸肉丸,蝦子好新鮮,脆度十足。



↑鳳爪。蒸燉到鮮味皮肉嫩,入口即化的綿密口感。



↑粉蒸排骨。這豬肉事前運動過,軟嫩多汁。



↑狀似微不足道,腸粉出乎意料的皮薄餡料多。



↑吃到口中,層次分明的感受到近乎透明的腸粉幾乎不需咀嚼即化,


第二層次的鮮肉,口感如顏色給人的鮮嫩滋味~


有沒有這麼軟嫩口感的腸粉?


韶燕介紹,這非得是順德陳村出品的陳村粉不能辦到彈牙口感!



↑超級好吃的河粉!軟Q口感,好吃到眼睛會冒愛心!



↑蒸豬大腸。有嚼勁卻完全沒有腥味。



↑茶樓必點:港式蘿蔔糕。



↑蘿蔔糕裡看的見蘿蔔,卻絲絲綿密的化進蘿蔔糕裡面,好吃!



↑鮮肉包。鹹度適中。麵團發的漂亮,濕度夠,簡單的好滋味。


這有甚麼奇特嗎?當然!實際上是現在許多包子都用機器發麵團,


包子表面乾乾的,吃起來沒有手工的生命力與勁道。



↑另一道好吃的甜點:流沙包。



原以為就是甜包子,原就對甜食沒興趣,為了拍照,撥開看看何以名之,


吃了一口,不太分辨得出來內容物,卻讓人欲罷不能!



↑細心的韶燕點了廣東粥。



↑跟台灣不太一樣的是裡頭投加了豬血,好像還有干貝吧!


不變的是粥糜一樣綿細。好吃。



↑牛肉丸子。老爸說不能吃牛,由蓉蓉代勞。


蓉蓉說:好好吃喔!


 



↑大堂哥舉起相機拍往我們這邊的女眷,從鏡頭裡見到我的鏡頭對準他,


放下相機,有一種被抓到了的靦腆,笑了。


↑姑姑開心比YA!



↑餐後在大門口跟堂叔阿顥合照。


蓉蓉在學校被同學稱做小楊丞琳。


楊丞琳來了,簽名!


 


 


雖然事隔四個月了,看著照片回味美食,


記憶中的滋味在舌尖味蕾之間躍動,


沒事為什麼要半夜寫這折磨人心的美食回憶錄?


此刻,我的小腸正用力告大腸~我餓,我餓,我餓餓餓~


我要吃港式飲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韶關 的頭像
    韶關

    韶關的異想空間

    韶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