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戀人Café de L'amour-圖片摘自網路
2010年台科大商業設計系蔡昀潔動畫作品
很熟又常聯絡的朋友,平常總是用手機,用簡訊,用e-mail互通訊息;
不熟悉又不常聯絡的所謂半生不熟的朋友,不常見面,
也幾乎沒有共同的話題可以聊,遑論談天說地~
於是,只剩了在臉書裡對彼此的留言互相按讚的相見不相識~
或者,應該說是相識不相見吧...
當初加入臉書,是因為常在信箱收到友人要求加入的訊息,
一個,兩個,多了,加上開心農場蔚為風潮,於是加入臉書的行列~
但是,加入臉書而不加入遊戲群,也不一個連結過一個的加入陌生友人,
還真的不知道要在臉書上有何做為...
當初誤判形勢,以為大夥上臉書就是為的尋找多年失散的親友,
於是,開設帳號時,用的是真實姓名,待上去臉書系統一看:
多數用的是化名或英文名字,還有人用的是自己的家人小孩做為大頭照~
這要能夠認的出誰是誰才真的是:有阿飄啦!
備用信箱常常傳遞過來的訊息諸如:
你的朋友寄了一個連結與你分享。
某某人回應了他的照片。
樓上的,星期天我回去,吃飯要通知我喔!
奇怪,天天見面的人,邀約吃飯還得在臉書上說嗎?
不常見面又少聯繫,在臉書上相約:不怕錯過相遇的時間?
這臉書具備部落格性質,卻沒有部落格的私密性與自主性,
怎麼用都不舒坦自在...
有一種裸身陷入十字街頭中央,面對車水馬龍不知何去何從的混亂...
就讀雲科大工業設計的外甥,除了忙課業趕製圖,
還自己設立廣播電台,交遊廣闊頗有乃父之風,
聽聞阿姨的臉書無聊論,邊收割農場邊不以為意的回應:
「妳覺得無聊是因為妳沒有朋友啊!」
一根芒刺刺在背上,這句話讓身為阿姨的我思考良久...
臉書上的回應的即時性,介於噗浪與部落格之間,
泰半的人三者皆使用,鎮日掛在網上,都被電腦制約而不自覺了...
去年在網路城邦也開設一個部落格,格式大大不同於奇摩部落格,
今年才重新摸索上路,漸漸的轉了一些文章到那兒,
兩邊的格友回應狀況十分不同,奇摩格友直接熱情些,
網路城邦使用推薦方式,在那兒,很有種文人相輕的意味,
又似電影「美味關係」裡說的:
像投書到漫無邊際的太空,不知道你的讀者在哪裡...
沒有加入遊戲群是因為自己深知"玩物喪志"的可怕性,
一個部落格的經營幾乎就要廢寢忘食,若再加上臉書的遊戲~
恐怕我當FBI都沒這等功力!分身乏術!
小P在臉書上分享電影,音樂,書籍,美食,經營成效不輸部落格;
hui分享她獨樹一幟的獨家趴趴走照片;
chief臉書上秀出兩夫妻與女兒的溫馨成長歷程;
最欣喜的是遇見多年前一同共事,從直銷公司擔任講師,訓練經理,
一路辛苦走來,到現在成為公司合夥人的Amon,
常常兩岸三地飛,專職經營企業員工教育訓練課程區域有成,
三個蘿蔔頭都已經從流鼻涕的年紀轉成俊秀國高中生,
在臉書上分享企業團體課程的上課內容與過程…
拜部落格天天999所賜,回頭栽到臉書,臉書倒是沒這個顧慮,
隨你要按多少個讚,想回應多少友人留言都不會被關999!
看了幾個不錯的資訊,其中之一就是這部台科大畢業生特展的動畫片。
現在的孩子創意十足,想法天馬行空,也是這個世代的優勢,
江山代有才人出,前浪只要穩住步伐不要被後浪吞食即可,
莫管後浪如何翻飛屬於他們世代的千堆雪!
浪漫雖浪漫~不過,就是喝杯咖啡,有必要搞成這樣嗎?
哈哈,這就是社會歷練的差異所在吧~
千萬,不要來指正我是年紀的差異!
ps.試了幾次,無法將咖啡戀人Café de L'amour影片連結,
有意者,可至網站搜尋。S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