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終於可以連休除夕與初一,小除夕夜在衛星點下班後回駐店,


留在電腦前趕工,將新年活動的最新版相關海報完成輸出。


回到家已經一點多了,本想轉戰家樂福續購年貨,太累,作罷。


除夕晨起,跑遍半個多的嘉義市,竟然買不到蘿蔔糕!


年前,明明看見東門圓環滿滿擺著的大蒸籠,怕不有將近百來個吧!


居然整理蒸籠的老婆婆說:


「蘿蔔糕都賣完了,明天一早六點再來買。」


明天一早才賣,除夕祭祖拜拜桌上豈不沒有蘿蔔糕?


這可怎麼得了?


東市場裡,一條街繞過一條街,全是發糕甜粿。


沒有蘿蔔糕!


 


媽媽過年祭祖一定要有蘿蔔糕。


小時候,年前幾天就開始備炭火,燒煤球爐,蒸蘿蔔糕。


五歲,跟著媽媽忙進忙出攪拌蘿蔔泥,加炭火,搖鼓風扇,


過中午,蒸籠裡的發糕攤平無裂痕,像甜粿,絲毫沒有山巒起伏線;


蘿蔔糕,怎麼蒸煮都不能成型,像一灘加了蘿蔔泥的太白水。


老太太心情沉重。


台灣習俗說是不好的預兆。


那一年除夕,二舅舅走了;再之後,年中,外公也走了。


媽媽從此高掛蒸籠,不再自己蒸煮年糕。


 


好不容易,終於尋到一個攤位,上頭擺著一塊「肉粿」,


大小約一台小筆電,猶豫著,盤算著,這粿買回家去,


阿娘會不會碎碎唸:「這不是蘿蔔糕,這不是蘿蔔糕


攤頭前張望著,問老闆:「怎麼今年到處買不到蘿蔔糕?」


老闆說:「年前下雨,景氣不好,怕蒸多了賣不完,大家都減少量,


誰知今年買氣這麼旺,除夕中午不到,全賣光光了。」


遲疑間,眼角餘光瞥見一個歐吉桑攤前停住摩托車,


不假思索,馬上跟老闆說:「包起來!」


果然,歐吉桑停好車,一開口就問:


「老闆,還有沒有粿?」


老闆從裡頭大聲回應:「沒了,這最後一塊!」


「菜頭粿也沒了?」


「沒了,剩發糕跟甜粿。」


站在一旁,心虛的不敢吭聲。


好險,秒殺搶得一塊肉粿!


 



童年記憶裡的鹹蛋糕滋味不再


 


回程,看見隔壁街上竟然有人賣鹹蛋糕!


好令人懷念的滋味啊!


姊姊們小時候喜歡做些有的沒的小吃,這鹹鹹的蛋糕是童年的記憶


停車沒問價格就買一盒,這童年的記憶標價150元。


可惜,味道都不對了。


姊姊說:「改天,做回來給妳吃吃,這味道全不對。」


童年裡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廚房裡跟著哥哥姊姊亂做一通點心,


隨便篩個幾杯麵粉加蛋黃,攪和攪和放進快鍋做成的海綿蛋糕;


隨手抓起一把手工麵線捲成一圈丟進油鍋,變成雞絲麵;


再沒東西煮,篩篩麵粉,空鍋加熱炒至淺褐色,麵茶粉就完成了。


取出來幾匙,放進碗裡加熱水,就是一碗好吃的麵茶。


幸福的滋味,始終存在腦海。


 


好笑的是,回家前到附近的十元商品店買供桌燈泡,


赫然發現雜貨店對面有人在賣蘿蔔糕!


停好車趕快跑去問,怕被人搶走最後一塊蘿蔔糕可就難交代了,


結果,攤位上還擺著將近一籠的蘿蔔糕!


感動啊!差點沒磕頭拜謝!


眾裡尋他不著,竟在眼前!


老闆娘的店面這個月才開張,前一天就將年糕上桌推出門外來賣,


下雨,攤子擺騎樓,我沒看見。


趕緊再買一塊蘿蔔糕。


終於,可以開開心心回家準備拜拜過年了。



圖片取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韶關 的頭像
    韶關

    韶關的異想空間

    韶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