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三休假,外出返家,剛停好車就接到電話,


拿起電話在樓下院子裡說就起來,


一邊說著,一邊就瞄到了身邊的這隻軟體動物。


原來,無殼蝸牛的正式名稱叫做「蛞蝓」。



蛞蝓和許多貝類、蝸牛同樣是腹足綱的軟體動物,


只不過是蛞蝓在進化過程中,為了要適應生存環境,


原有的殼已經逐漸退化變小甚至消失。


好巧不巧,旁邊一隻超大蝸牛與牠背道而馳。


蛞蝓又軟又黏稠,不敢碰,


於是,把間隔將近二十公分的蝸牛轉過身來和蛞蝓面對面,


看看這兩位遠房親戚會否出現相見歡的場景。


這幾天,綿雨不斷,天空總是陰陰的,


拍起照來光線不足,相機自動補光的結果讓身後的茶花樹變成現成舞台。


每逢這種時刻我就會想到沈復。


小小的身軀趴在院子裡看著兩蟲相鬥,


突然被闖進院子裡吃掉蟲子的龐然大物給嚇了一大跳,


定睛一看,竟然是隻癩蛤蟆!


站起身來,抓住癩蛤蟆鞭打數十下再趕到別人家的院子去。


 


倘若這時我在拍照,鏡頭突然跑進一隻癩蛤蟆~


呵,肯定是測試相機掉落地上是否仍能如常運作的好機會!


 


這是蝸牛跟蛞蝓相遇的時刻,想不到兩個人很有默契的各走各的。


相左而去,漸行漸遠。



電話繼續說著,回過頭,蛞蝓仁兄已經往森林方向滑行過去。


蝸牛這時不知何因,突然轉向追隨蛞蝓。


蝸牛的前進速度肯定輸給蛞蝓。


才只是轉了一圈,蛞蝓大哥已經快要滑到舞台底下去了。


 


這時候的蝸牛看起來像是窮追不捨的癡漢,


怎麼會突然加速轉身追起蛞蝓來了呢?


這兩個應該都是靠觸覺行進,沒有視覺的傢伙,


蝸牛看不見蛞蝓消失的方向才對,


可為什麼蝸牛最終也消失在蛞蝓走過的路徑?


原本爬行超級龜速的蝸牛,形跡比較可議。



蛞蝓別跑,我來了!


蝸牛與蛞蝓的身影就這樣消逝在茶花樹下。


茶花樹對這兩位仁兄而言,還真像是渾然天成的舞台。


謝幕了,燈光全亮!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沈復


 


 


延伸閱讀:和你的過去和解,才不會毀了當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韶關 的頭像
    韶關

    韶關的異想空間

    韶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