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是為了給心頭積滿風暴的茶壺: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
小時候很容易暈車,唯獨搭乘大型公共交通運輸工具不會。
媽媽說我是歹命人,不是尊貴坐轎車的命。
無妨,搭乘公共運輸倒也安心自在。
平日鄰近區域的短程出差,其實可以坐車。
只是相較起坐公車的沉悶,寧可騎著摩托車,時間運用自在些。
到車站搭火車,不論遠近,都像一場又一場的輕旅行,叫我充滿期待。
↑對號列車上,相機架上窗台,首度用這個角度從火車車窗往外拍照。
充當導演,想藉由鏡面反射折影凸顯一種類蒙太奇的運鏡假象…
前頭的太太有些歲數了,一身豹紋,時髦的緊。
↑嘉南平原的景緻在稻子收割前後有著極度迥異不同的風光。
↑↓一個月之差。
短暫休耕的稻田常成為垃圾傾倒處,這是新近去鄉下觀察到的現象。
心裡頭是有些疙瘩的,原來這是我們天天吃進肚裡的稻子的生長環境…
實在很難不懷疑這樣的狀況不會汙染到稻田的土質…
老阿嬤說的:小孩子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火車過山洞,一二三,一二三四五…妹妹數著數著睡著了。
車過山洞一片漆黑,想拍火車經過高架橋下的橋墩模樣。
橋墩下,是否也有許多人的橋下人生?
橋墩依其使用功能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有時在火車上看見一閃即逝的橋墩總感神奇,
那樣一座又一座不同形式的橋墩竟可撐起巨橋與繁重交通流量。
有些高架橋墩像女人的高跟鞋酒杯跟,接近橋底的範圍反而小,
這是力學與物理的精算結果,而這兩科目恰恰是我的強項。
強項就是:即使勉強死背活記也學不來的課業項目!
↑似乎,列車上拍攝而得的建築物顏色特別鮮豔亮麗。
↑咬人的烈日豔陽下,工人依舊戴著安全帽揮汗工作。
↑詭異的雲朵。氣象預報說要下雨,我一上車,烏雲盡散而去。
↑遠遠看,以為是堆積成疊的回收廢紙,等著重新分解再製成新紙。
回家放大看仔細,竟是寶特瓶之類的空瓶壓縮後成堆回收的加工廠!
可想而知平日的瓶瓶罐罐多耗費空間,而這些都是我們的集體成就。
比起許多國家,台灣是幸福的。
光說這垃圾問題,德國一週僅收一次一般垃圾,兩次資源回收,
一個像我們平日使用的大黑垃圾袋要價台幣500元!
為了日趨嚴重的環保問題,許多國家嚴格要求國民控制垃圾的數量。
猜想,這樣的法條放到台灣來,應該會先被民眾跟名嘴罵翻天!

↑魚塭在藍天白雲的陽光照映下,像煞一座漂亮的人工湖。
↑另一天,趕赴一位遠途朋友的約到台南,坐的是電聯車。
老阿嬤從林鳳營上車,坐下沒多久就開始自顧自地說話:
「早上收音機說有個阿伯從醫院跑出來,也沒跟醫生請假啦,
點滴還吊著就一個人跑出來,昏倒在醫院大廳,還好有被救起來。
不然他一個人要是昏倒在路上是要怎麼辦才好。」
環顧四週,車上一陣鴉雀無聲。
年輕人光顧著滑手機,對向年輕太太臉色羞赧,不如如何接話,尷尬笑著。
無情無緒,阿嬤沒有目標對象的繼續說著,彷彿只是為了解除乘車無聊:
「是說家裡還有家人小孩啦,住不慣醫院偷跑,
實在應該乖乖待在醫院,不要讓小孩擔心。」
好睿智明理的長者。
我就坐在阿嬤身旁,細細端詳著阿嬤臉上的皺紋與風霜。
阿嬤該是性情溫和,有些叨唸但不至於囉嗦的長輩。
不習慣長輩說話相應不理,有一搭沒一搭的陪她聊天:
「阿嬤今年幾歲了?要坐去哪裡?」
「我喔,我現在要回兒子家去,早上出來田裡作活。
我今年八十幾歲了!還能種田咧!」
八十幾歲的老人家。心裡升起一股尊敬。
真是老康健!這樣大年紀,到處自由行,無須家人跟隨,
這對老者與其他家人而言該是多麼大的福份!
↑對向一對父女,小女孩皮的像毛毛蟲,無一刻安靜。
在老爸身上磨磨蹭蹭好半晌才安靜趴下假寐。
陽光灑在身上,好不真切~是誰說:
孩子醒著的時候像惡魔,睡著的時候才像天使?
↑這一路的路樹,沒認錯的話,應該是台灣欒樹~
她現在沒帶彩色假髮,我認不出來。
↑彩繪火車進站。
↑說是超級月亮,被建築物遮住了。
喜歡坐火車。
一個人,靜靜坐在火車角落聆聽車裡人的聲息,也是一種樂趣。
聽著火車進出站的鳴笛聲,還有輪軸在鐵軌上前進的聲音,
在在都會讓我心生流浪天涯的心情:
沒能像喬治庫隆尼在 型男飛行日誌當中極帥氣的搭乘飛機,
只要不用工作,不用對生活負責任,要我天天搭火車也行。
旅行,應該是要舒展身心,給疲累的心靈一個喘息的出口。
爸爸是在出差的火車上,因為火車剎車顛躓仆倒,
導致身體情緒不穩,加上先前不適,誘發急性腎衰竭發病離世。
始料未及這樣一個小動作引發如此嚴重後果。
有一段時間是不太能坐火車的。
感謝老爸將樂觀因子遺傳給我,讓我終於渡過陰霾,
可以愉快的想念著那些少數,曾經和他一同度過的火車時光。
2013/08/08 第20個沒有父親的父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