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家三級古蹟:北港朝天宮。



 



 



一家七口屁小孩的家庭,不記得爸爸跟媽媽是如何將我們運到北港,



記憶中,曾經在北港媽祖燈會現身。



於是,北港媽祖廟遂成為童年記憶中神聖不可侵犯的聖地。



每次洽公到北港,雖說想要偷溜到處晃盪,終究是上班時間,



真要溜班閒晃還是有些良心不安,每每談完公事,乖乖返回公司。



蘇力颱風過後一個未成形的颱風天,休假,但處長親臨巡店,



還是要送稿件到北港一趟,同時名正言順去睽違多年的媽祖廟拜拜。



說是睽違多年,去年過年到塔裡去看老爸,哥哥臨時起意開車到北港,



過年期間香客絡繹不絕,真的只能拿香跟拜,沒有太多機會仔細端詳。



 



說起北港媽祖廟的源頭得要從清康熙三十三年說起。



當時的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樹璧和尚,遠從福建湄洲天后宮,



請回一尊源自宋代雕塑的軟身媽祖神像飄洋渡海到台灣笨港,


因為這樣的一個來源,有別於其他媽祖廟在台灣歸屬於道教,


北港朝天宮是全台灣唯一以傳統佛教祭祀儀典進行參拜的廟宇。



 



廟前石獅,十分有趣的造型讓人一看即能辨識雌雄。



↓公獅子負責賺錢。母獅子負責帶小孩。


一左一右討論小孩教養與家計?多擬人化趣味的石雕!



 


 




一般寺廟門口的龍柱,上頭雕刻的龍是緊貼著柱面的。



這柱面上的龍像是隨時就要騰雲駕霧凌空飛起似的活靈活現。



 



媽祖香爐。承載了三百年間多少人民的祈求。



跟媽祖娘娘祈求平安符回家給老太太掛著,廟公特別交代:



看你有甚麼願望就跟媽祖娘娘說,平安符順著媽祖香爐繞三圈,



千萬記得不用再過天公爐。


這是中殿的香爐,也是古蹟了吧?



 



廟門上的仍是早期寺廟才有的圖案。斑剝了歲月...



 


 




父與子一同禱告的身影特別深刻映入眼簾。



依稀記得從國高中以後,多少年了,不曾跟父親這樣親密相處過,



遑論一同出遊入廟祈神禱告。


爸走後,扛著肩上的擔子,才明白何謂失恃如喪家之犬,鎮日栖栖惶惶。


 



一廳接著一廳,廳裡的神明,廟裡的一磚一瓦,傾聽了人間多少禱求?



迴廊壁面上所張掛著的,痴兒怨女祈求姻緣的有之,



祈求生意興隆,功名成就的祈願籤恐怕更多。



 



沒有華麗色彩的純石雕,別有一番古味。



 



天氣在我來的路上,從飄著斜雨至陽光露臉,



襯著這盤踞在屋頂上的龍鬚與尾巴上的絨毛清晰可見。



 



 



 



 



多數的磚瓦,屋簷架構仍保有古色古香的風味。


樑柱間的卡榫細節,歷經數百年天災人害猶能兀自屹立不搖,


唯有自我要求嚴謹的師傅還在意著這樣的傳統工法吧!



 




 




面對人來人往不得閒空的廟地,顧不得等待淨空,舉起相機即拍,



香客們面對我的鏡頭卻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態度自若。



於是從擦肩而過的香客口中知道今日有團體來廟進香。


這照片中的正是大殿門口香爐。




本打算回家了,意外望見進香團的神明正要起駕返回。


 




幾個壯漢齊聲吆喝將神轎扛起,顯見重量不輕。



 



廟前早已聚集了人潮觀看熱鬧。人手一機。




第一次這樣清楚觀看了神轎起駕回廟的過程。


神轎,千里眼與順風耳正整裝待發,各就各位。



虔誠的婆婆站在陣頭間誠心合十祈求,不動如山,不驚不懼。


 



神轎一旁候著,土地公爺爺領著一列眾將官向主廟主神致敬。



 




隨後一一繞過金紙堆過火,再逐一這樣兩兩照面,


往下一位交棒鞠躬向主神拜別。



原來這就是有名的千里眼跟順風耳。


脫離民間故事太久,竟沒聯想到傳說中護駕媽祖有功的兩位尊者!


多謝在地的Oscar提醒。



不知名的尊者,氣勢雄壯威武的大搖大擺。


大熱天的,在裡頭用力甩動人偶的大漢可不輕鬆。



我的小傻終於拍出火花。


眾尊者在火堆前停頓,點頭致意,繞過火圈一週,


回頭再度致敬,然後走回自己的位置。



 



 




以為儀式結束了,提著轉輪的人往前走到廟前拜別,


再一一走到神轎跟前鞠躬,請神轎起駕回家。


請駕儀式竟是這樣繁瑣,這樣注重禮節。


 


 



最後,神轎拜別之後,過火離去。


生平頭一遭近身見識了這樣非常趣味兼具人性的儀式。



 


 


 



↓將包包置放石獅旁邊找鑰匙,一低頭,赫然發現:


石獅來自咸豐二年!這,可是古蹟啊!




廟前賣香的阿婆在儀式之後重新聚集回到廟門口,



聽見眾人相互吆喝攙扶著協助賣檳榔的阿婆將攤位擺好。



耳朵聽著,手上也沒閒著。



心裡頭卻對這群上了年紀的婆婆的守望相助,有著深切的感動。


都該是兒孫成群的年紀,為了生計聚集在此不論刮風下雨的營生著。



 



心還悸動著,推著冰淇淋推車的阿伯也來了!




回頭望,果然,大夥兒都讓出位置讓阿伯擺攤。


像窺視了伯伯婆婆不易的生活心有不忍,竟卻忘了上前買上一個冰淇淋。


下回來,我要跟阿伯打彈珠台,贏了再買冰。



 



可愛的小娃兒也來湊熱鬧,想必自小在廟埕中與諸位婆婆廝混長大。



 



廟前商店街,店面擺著各式各樣當地手工名產。



最有名的當屬北港麻油,還有沾著芝麻、花生、杏仁片的蔴佬。


↓路的盡頭就是北港大橋。 



有沒有醬誇張?騎車過去了,看見招牌忍不住倒車回頭。


這是北港朝天宮的管理大樓。九層樓高。


 


媽祖文物大樓。



 



中午備好午餐沒吃就出門,拍完下午近四點,肚子咕嚕嚕叫。



曾經懶惰貪近,在商店街就地解決,口味實在還好而已,



決定往廟後頭繞,到遠一點的市區看看有沒有好吃的。



怕迷路,順著廟宇繞了一圈,竟然還是又回到原點。


小小的北港鎮,真沒幾條路可走。住這裡應該不會迷路了。



 



這家餐廳掛了許多名人推薦照片,早市的攤位,已經在收攤了。


攤前擺著一包一包準備給客人購回宅配的肉羹湯。



點了乾米粉與香菇肉羹,店裡標榜的是假魚肚羹。



剛剛也是衝著假魚肚羹進門的,問明了內容,終究還是沒點。



 



乾米粉口味是十分道地傳統的市場小吃,就是近收攤了,冷了。



 



倒是這其貌不揚的肉羹讓我有些驚艷。



湯頭清淡,像是自來高湯,完全不混濁碗裡的各種食物味道。



吃得出清楚的筍絲香甜味,香菇味道獨立未受湯頭影響,


特別的是還加入小小片的肥豬肉皮,卻不膩。



做成肉羹的豬肉條沒有裹上太白粉,運動過,幾乎入口即化的軟綿,



鮮少吃到肉羹湯裡的豬肉這樣鮮嫩多汁。



 



出現這些雕刻便知道我走對往回家的路,心裡踏實不少。



這一次,小心翼翼記住了往返之間的道路。



來時,經過了新港媽祖廟,記得上次來時沒經過的。


我在心裡跟媽祖娘娘說:



不好意思,我趕時間,回程若是沒有迷路,順利回到這裡,



我一定下車前來拜拜。



回頭,就看看緣分是不是真有那麼順利記住了原路回家的路途。



 



 



註:



軟身佛像:佛像的四肢關節可動。



假魚肚:爆豬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韶關 的頭像
    韶關

    韶關的異想空間

    韶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