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剛剛過去,來個祭品翻身之非傳統的咖哩雞肉派。
每年的重陽節是祭祖重頭戲碼,不僅要祭拜祖先,地基主,
這天同時也是家裡供奉的三太子爺過生日。
媽媽離開我還不到一年,要提前一天拜拜。
下個月九號,媽媽就離開半年了,真是韶光飛逝...
往常,爸爸生前茹素,我會準備四到五樣素菜,加上三牲,四果。
今年,就我一個人,沒有了媽媽身旁跟前跟後的叮囑,好不寂寥...
這陣子,每天盯著奧利佛做菜,15分鐘上菜節目像變魔術一樣,
隨意取出食材就能變身成為大菜,看得眼花撩亂,食指大動。
電視最近的節目也都已經是他兩三年前的作品了,但對我來說助益頗多。
奧利佛馬鈴薯的料理方式不同以往所認知的薯泥沙拉,薯條,薯塊做法,
很常拿來做鹹派派皮,加上奶油跟青花菜一起搗成薯泥,讓人躍躍欲試。
在一道偏重咖哩風味的烤魚派中,他將鋪上馬鈴薯泥的派皮,
跟他的小兒子兩人通力合作改以漂亮的蛋糕擠花方式取代。
那層漂亮的薯泥擠花讓人看了胃口大開。
撕開烤雞的雞胸肉與前一天的肉捲盛盤備用
如果要自己煮還要添購許多配菜,沒有天天開火,配菜很快壞掉。
一早上市場買熟食,將重點放在三牲中的烤全雞取代魚肉,素食咖哩薯塊,
加上前一天的炒洋蔥,青花菜,滷蛋,冰箱裡的牛番茄,打算好好仿效一下。
洋蔥切絲炒軟,加入冷凍三色豆
烤雞本身味道充足,雞胸肉軟嫩,剝成大塊肉絲放在盤上,小肉捲切片備用。
因為都是熟食,洋蔥切成細絲,炒軟,加上冷凍庫裡的三色豆和培根丁,炒熟,
咖哩薯塊放進來之後,覺得咖哩味道不夠道地,又加了兩塊蘋果咖哩塊,
還有現在非常盛行的薑黃粉一大匙,炒到各種菜色都出來了,再放進雞胸肉和椰奶。
椰奶放的早了會產生凝固作用,如果不要那麼濃稠,可晚些放。
咖哩味道很香,光只是炒到這裡就忍不住偷吃一大口,香濃好吃啊!
完成的咖哩雞肉派顏色艷黃,因為中途跑出去看醫生,回家忘了拍照。
盛到八吋蛋糕烤模中,放上青花菜,滷蛋,番茄裝飾,稍微往下壓與雞肉派同高。
另一鍋水煮馬鈴薯撈起,沒有馬鈴薯搗泥器,用木製派皮擠壓器搗成泥,
放入鮮奶,黑胡椒跟少許鹽巴調和。
↑ 原意是要將馬鈴薯泥置入雙色拉花袋做出雙色玫瑰鋪在咖哩雞肉上頭,
↓ 一半加入番茄醬調成粉紅色。
可惜的是馬鈴薯泥不夠綿密,塞住擠花嘴,出不來,
擠壓過的馬鈴薯成許多小塊,肚子餓得我失去耐心,
用傳統方式將馬鈴薯泥直接鋪上,拿叉子刮出格紋入烤箱,
攝氏180度烤20分鐘,馬鈴薯泥變色即可取出。
不死心,另取出一部份咖哩雞肉,底下鋪上白飯,用不加擠花嘴的塑膠袋試著擠花,
雖然花式不優,蘋果咖哩風味的食物還是給我帶來了非常虛榮的稱讚與掌聲!
馬鈴薯一向被誤會熱量極高,其實1/2馬鈴薯=1/4碗白飯=70卡
主要是添加在馬鈴薯上頭的沙拉或油炸方式提升熱量值,
馬鈴薯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維生素C、維生素B、鉀、鈣、磷、鋅、鐵等礦物質含量也多。
可調整血壓,有助心血管疾病。
鉀離子含量高,腎臟病人勿多食,要與醫師多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