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刺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我跟媽媽之間的相處狀況,說的貼切點,就像是北極裡的兩隻刺蝟:


天冷,不得不靠在一起取暖;


天性,有人靠近總是全身張滿刺。


於是,只能保持在安全距離,維持基本溫度。


 


媽媽其實正是所謂的「否定句母親」。


每天固定上演的爭執戲碼幾乎就是檢測血糖,打針,吃飯。


「不要壓針頭,很痛。妳自己打看看痛不痛。人家護士有這樣刺嗎?」


「不要把肉捏起來打針,護士是這樣敎妳的嗎?」


「不要買這麼多菜,跟妳說蔬菜甜,吃菜血糖會升高。」


餐桌上的菜色幾乎沒有一樣如媽媽的意。


紅蘿蔔切太細太短炒太爛;花椰菜莖沒有去皮,花太大不雅觀;綠色蔬菜不爛咬不動,太爛塞牙縫;煎蔥蛋不是全蛋,電台說一個星期吃一顆全蛋


新陳代謝醫囑飲食清淡,忌膽固醇食物;心臟內科醫囑限水1350cc;腎臟醫囑少鹽少油,尿酸過高少飲高湯


少油、少鹽、禁鉀離子、鈉離子


這樣的飲食不僅清淡乏味,辛勞大半輩子的老太太自覺是「坐苦牢都比這個飲食還好」,心裡不舒爽,身子骨不硬朗,說出來的話句句如刀劍。


過年,大魚大肉,一旁不著痕跡勸說忌口,大過年的,不能太張揚,免得一團和氣盡毀一瞬間。眼睜睜看著老太太仗恃人多,肆無忌憚的取用平時被我限制的餐點,其量不多,但熱量的囤積驚人。只得暗自度量老太太可能取用的餐點熱量,斟酌胰島素的注射劑量。


二月,過年期間,血糖值幾乎在二百上下盤旋。


「媽媽,可不可以請妳忍住這幾天不要再吃甜的?二月底要抽血檢驗,忍住這幾天,不然回醫院要被醫生罵,血糖太高,醫生也會加藥。」


「妳厲害,妳是醫生,妳知道醫生會怎麼說?妳要是這麼厲害就不會只在這裡管我一個。」


話到這裡就不能再說了,再說,真的翻桌了。


到了醫師診間,乖巧的像個模範生。醫師一問三不知:


「我不知道啦,都我這個女兒在處理的。」


最好是真的都聽我的話。只得絞盡腦汁替紀錄上的血糖值找理由:


「不好意思,因為過年,稍微吃多了些,血糖有比較高


醫師看看數據,比對日期:


「嗯,這幾天是有比較多,不然前幾週數值都還保持的不錯,」


老太太端坐在輪椅上不發一言,乖巧無辜的很。


「過年吃多囉,那我們這次先加兩個單位,妳自己再斟酌血糖的狀況,增減兩 個單位試試看,這個月先不開處方籤,下個月回來看報告,看狀況再做調整。」


老太太知道醫生加針劑了,乖乖聽話,不再偷吃甜食。


「一百三十七。」


「三百三十七?怎麼會那麼多?我又沒吃東西


「一百三十七。」將血糖器推到媽媽跟前,我學著布袋戲的聲音:


「在我的控制下,怎麼可能讓妳超過兩百?」


老太太很順的接下去說:


「我早就知道我的生死都操縱在妳手裡。」


說完,不知道是尷尬還是開心,自顧自的笑了起來。


難得那麼高興。


控制住血糖,精神些,體力也比較好。


能說笑了。


 



 


轉載洪蘭女士文章內文如下:



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朋友非常孝順,父親過世後,辭去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台陪伴母親。但是不到半年,她就來找我,請我想辦法找出為什麼她與母親不合,她說每次母親一開口說話,她心中就好像火山要爆發,她知道母親寂寞,希望她多陪陪她,她自己也希望能孝順,畢竟這是她回國的目的,但是不知怎的,三句話沒說完,她就發火,如果要避免對母親頂撞,她就必須講完她要說的話立刻走開。


我們都是念科學的,不相信犯沖、相剋等迷信說法,但是檢討了半天,都找不出為什麼「母慈女孝」但就是合不來。直到有一天她送來一卷錄音帶,是星期日在家中與母親說話的錄音,請我分析。分析完畢,我知道為什麼了。


在這捲錄音帶中,母親的話占五分之四,我的朋友只說了五分之一,而且句子都很簡短,只回答必要的話。母親的句子中絕大部分是否定句,例如「不要穿這件衣服」、「不要塗深色口紅」、「不要擦地板了,先去買菜」、「不要買這種樣子的小黃瓜,這種胖肚子的,裡面全是子」、「不要放那麼多洗衣粉」、「不要用這種醬油,有色素」、「不要看這個連續劇」,到了晚上,她母親要她換一件厚一點的睡衣時,我的朋友就爆發了。


人天生有保護自己的本能,當一個人總是批評你時,你的大腦很快就形成一個防衛機制,只要一看見這個人,全身細胞就緊張起來,進入備戰狀態,這個人講的每句話都會先從負面去解釋,先篩選可能的敵意,再處理語意。


當你想做一件事而有人攔阻你時,第一次你會勉強順從,第二次你便不想讓他知道,因為你不喜歡被駁回的感覺,久了以後,便什麼事都不讓母親知道了。但是越是不想讓母親知道,母親越是拐彎抹角地想打聽出來,這時女兒便覺得隱私權被侵犯,於是母女關係就惡化下去了。


看到平日不以為意的說話方式導致這樣的結果,心中真是震驚,我們常常對越是親密的人講話越不小心,忽略了對方需要被尊重。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父母要學會尊重他的選擇,說話時要避免用「不要」這個字作為句子的開頭,不要讓孩子覺得「我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


孩子小的時候,這種感覺會造成自信心的低落,如果孩子已經去外面闖了個天下,建立了自信心,這種說話方式會使孩子迴避你,雖然孩子也知道父母是好意,但是心理學上的研究已經讓我們知道理智和感情是分家的,是不同的神經迴路在處理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的去做。


當奉養父母變成不得不做的義務時,雙方都會很痛苦。天下沒有什麼事比親子關係不和更令人傷心的了。


親子、夫妻、朋友、同事……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韶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