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每聽大人說起鹽水,就只有兩件事。
一是超級有名,專職幫人割雙眼皮的醫師。
據稱,不認識的人,只要坐計程車到鹽水街上一問,大家都知道是哪位醫師,
計程車一到診所門口,還沒到跳表時間,醫師已經幫人縫好雙眼皮。
當然,這是誇示的說法。不過,依據去過的人說,醫師動刀時間確實迅速。
聽說只要大約45分鐘即可完好如常的走出診間。
二是每年元宵節期間,為慶祝關聖帝君的誕辰所舉辦的鹽水蜂炮慶典。
慶典由民間團體合力舉行,宣稱挨的住蜂炮轟炸的人,來年運勢更旺!
於是,鹽水蜂炮的傳奇不脛而走,每年吸引成千上萬前往朝聖的人群。
聽說,去看鹽水蜂炮的人要裝備齊全:
全罩式安全帽外加雨衣,長靴,手套,口罩,圍巾...
舉凡會暴露在外的身體部分都要層層裹裹的密密包封起來。
念書的時候還算膽小,這種對肢體危險性太大的活動一概拒絕。
元宵節下班時,幾個同事突然問我要不要跟他們一起去鹽水看蜂炮,
八成認定我不會跟,幾個人在辦公室裡自顧自的討論起行程與交通工具。
本來已經準備收拾包包回家的我,忽然想起志勤前年約我去年到鹽水,
但這個約定是永遠都不可能實現了。
一個轉念,問了危險性與行程,只要不要叫我去衝蜂炮:WHY NOT?
一行六個人,開車集合完畢已經是將近夜晚十一點。
↓一踏入鹽水,外圍很遠的地方就開始交通管制,得要步行進入,
走在街上,隨處隨地可見高空煙火在天空施放。
住新營的同事每年都來參與盛會。
同事說鹽水蜂炮的施放行程就是抬著神轎依施放煙火的宮廟街道,
循序漸進的跟著關聖帝君的轎子逐一排序,繞行一週。
↓這就是施放煙火的人家,為了避免煙火被旁邊流彈波及點燃,
每座宮廟的煙火都戒備森嚴的戒護著。
帝君所到之處,須擲筊請示施放煙火的良辰吉時,沒有筊就不能施放。
↓吉時一到,先放蜂炮,蜂炮如圖所示,一根一根包在砲架內。
紅色炮架內,一排一排的白色物品就是蜂炮。
↓火一點燃,炮竹四處流竄,無從防備。
攝影的時候,炸到腳邊的蜂炮筒居然有十幾公分的直徑!
↓突然發現我應該也適合攝影工作,拿相機拍照攝影的手還滿穩的。
↓這是踏入鹽水的蜂炮煙火初體驗。
第一次用攝影模式在夜間長時間拍照,
第一次知道鏡頭轉成直的拍攝固然可拍到更多煙火,
但鏡頭卻不會像智慧型手機一樣依據拍攝狀態翻轉過來,
於是,煙火倒了...
↓走到主要的關聖帝君廟。
廟前擠滿等著觀看長達42尺的蜂炮施放的人群。
↓帝君廟的對街大樓擠滿人,這裡其實很危險,被炮衝到無處可逃。
↓蜂炮威力還是將羽絨衣炸開來!
我們原本預定在這裡等看煙火,但第一炮試放就被流彈波及,
沒有武裝配備的我們,迅速達成協議:撤兵,往外圍退開。
↓有經驗的人全副武裝,有備而來。
一處放完煙火便迅速往下一個施放地點移動。
等待的時候,有年輕人愛玩成瘋,居然就將煙火放在手上施放,
甚至還能輕鬆自在地跳起舞來~
小朋友千萬不能學,叔叔有練過喔!
↓我們退守此地,兩個街口各有一個施放點,原以為是最妥善的安排,
一箭雙鵰,可以同時看兩個施放點。
卻沒料到街這頭的施放點擲筊不成,延拓時間,竟與帝君廟同時上膛,
兩邊蜂炮齊發亂竄,站在街道中央的我們變成兩邊夾殺的命運!
事後檢視畫面,慘不忍睹!
↓這就是傳說中近年最盛大的42尺砲台施放蜂炮的經過!
我站在馬路中央,周遭流彈四射,彷彿近身可及,
想像自己像煞戰地記者,死守新聞記者的職責拼命拍攝精彩畫面!
原本拍得好好的,前方不認識的戰友被流彈打到,
邊拍邊往後撤,我只好隨之往後挪動,鏡頭抖動了。